何种情况被诊断为近视

2025-01-20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病情分析:近视的诊断通常基于眼睛屈光状态的测量,主要表现为在远距离看物体时出现模糊不清的情况。通常,近视是由于眼球过长或角膜曲率过大导致的,使得进入眼睛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方,而非直接在视网膜上。

1.视力检测:标准视力表测试中,若患者无法清楚看到一定距离以外的字母或符号,则可能提示存在近视。

2.屈光检查:使用验光仪器进行屈光检查可以准确测量眼睛的屈光不正程度。近视度数通常用负数表示,数值越大表示近视程度越严重。例如,-0.5D至-3.0D为轻度近视,-3.0D至-6.0D为中度近视,而超过-6.0D则被认为是高度近视。

3.眼轴长度测量:近视常伴随眼轴长度的增加,正常成人眼轴长度约为24毫米。每增加1毫米的眼轴长度,会导致约3.00D的近视。

4.临床症状:除了远视力下降外,近视患者还可能出现视疲劳、眯眼等症状。

5.家族病史:近视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如果家庭成员中有多人近视,那么个体发展近视的概率也会相应增加。

近视是一种常见的屈光不正,需要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以准确评估视力状况,并采取适当的矫正措施,如配戴眼镜或隐形眼镜,以保持良好的视觉质量和眼健康。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