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生理因素:
激素变化:例如,女性在月经周期、怀孕或更年期期间由于激素波动可能导致情绪低落。
神经递质失衡:如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等神经递质水平的改变可影响情绪。
慢性疾病:长期的健康问题,如慢性疼痛、糖尿病或心脏病,可能导致持续的情绪低落。
2.心理因素:
压力和焦虑: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紧张和财务困难常常导致心理负担加重。
过往创伤:童年经历或其他严重创伤事件会对成年后的情绪状态产生持久影响。
个性特征:某些人格特质,例如完美主义或自我批评倾向,可能使个体更易出现情绪低落。
3.环境因素:
社会支持缺乏:孤独感和社会隔离可能增强抑郁情绪。
生活方式:不健康的饮食、缺乏锻炼以及睡眠不足都会对精神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重大生活事件:包括丧亲、失业或离婚等事件经常是诱发情绪低落的导火索。
心情低落通常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非单一原因所致。了解和识别这些因素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