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建海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营养科
1.核苷类(酸)类似物:这类药物通过抑制乙肝病毒的DNA聚合酶,从而抑制病毒复制。常用的药物包括恩替卡韦、替诺福韦、拉米夫定等。
恩替卡韦:每天服用一次,通常剂量为0.5毫克。如果患者有耐药性或者之前使用其他抗病毒药物效果不佳,剂量可能会增加至1毫克。
替诺福韦:每天服用一次,通常剂量为300毫克。这种药物对病毒耐药性较低,适用于初治患者及有耐药风险的患者。
拉米夫定:每天服用一次,通常剂量为100毫克。由于耐药性问题,其应用范围逐渐减少,多用于特定情况下的替代治疗。
2.干扰素:干扰素通过增强机体免疫系统来抵抗乙肝病毒感染。常见的干扰素类型包括普通干扰素和长效干扰素(如聚乙二醇化干扰素)。
普通干扰素:每周注射3次,疗程一般为6个月到1年。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肝功能和病毒载量。
长效干扰素:每周注射一次,疗程通常为48周。较普通干扰素更方便,但副作用可能更显著,需要个体化评估。
选择抗病毒药物时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病情进展、病毒基因型及耐药性等因素,并在治疗期间定期监测疗效和副作用,以调整治疗方案。
乙肝治疗需要长期坚持,不能随意停药,否则可能导致病毒反弹和病情恶化。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应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避免饮酒,提高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