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局部药物治疗:
外用类固醇:中等强度的类固醇霜剂或软膏可以缓解炎症和瘙痒。通常建议每天使用2次,持续1-2周。
免疫抑制剂:对于顽固性病例,可考虑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免疫反应缓解症状。
抗菌药物:如果出现感染迹象(如脓疱、红肿),需使用抗菌药物,如莫匹罗星软膏。
2.系统性治疗:
口服抗组胺药:如因严重瘙痒影响生活,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每日一次。
口服类固醇:对于非常严重的病例,可短期使用口服类固醇,但需在医生严格监控下进行。
3.生活方式调整:
避免刺激物:减少接触化学物质、香皂及其他可能引发过敏反应的物品。
保持手部干燥:过多的湿气会加重症状,因此应尽量保持手部干燥。在潮湿环境中工作时,应佩戴防水手套。
防止抓挠:抓挠可能会导致皮肤破损和继发感染,应尽量避免。
汗疱疹虽然不属于严重疾病,但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影响到日常生活质量。发现症状后应及时就医,根据医生建议进行对症治疗,以减少复发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