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遗传因素:研究表明,具有家族精神疾病史的个体更容易出现疑病症状。这可能与大脑中某些神经递质的不平衡有关。
2.环境因素:在成长过程中,曾目睹过亲人或朋友遭受严重疾病影响的人,可能由此对健康产生过度担忧。长期接触关于疾病的负面信息,或者频繁看医生也可能加剧这种焦虑情绪。
3.认知偏差:疑病症患者常有认知偏差,例如倾向于将正常的身体反应误解为严重疾病的征兆。这种思维模式可能源于压力、焦虑或抑郁等心理问题。
4.心理压力:生活中的巨大压力,如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紧张等,可能诱发或加重疾病恐惧症。这是因为高压环境下,个体更容易关注身体的不适,并将其解读为潜在的重大健康问题。
5.社会文化影响:现代社会对健康的高度关注和对疾病的广泛报道,使得某些人因害怕患病而过于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
疾病恐惧症的形成往往与遗传、心理、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相关。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健康,有助于预防和缓解疑病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