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大脑中的下丘脑:下丘脑负责调节饥饿感。当血糖水平下降时,下丘脑中的特定区域会感知到这一变化,并通过神经信号产生饥饿感。
2.激素的作用:多种激素在饥饿感的产生中扮演重要角色。其中,胃肠道分泌的激素如胃饥饿素就是一种重要的饥饿信号。胃在空腹时分泌胃饥饿素,它进入血液并作用于大脑,刺激食欲。
3.血糖水平:血糖浓度是影响饥饿感的重要因素之一。通常,当血糖水平降低时,机体会通过饥饿感提示需要进食以补充能量。
4.营养素水平: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的消耗和储备也会影响饥饿感。例如,饮食中的蛋白质和纤维含量越高,可能会延缓饥饿感的出现。
5.习惯和心理因素:日常生活中的饮食习惯和时间安排,甚至情绪状态都会通过不同程度地影响激素分泌与大脑反应,从而影响饥饿感。
饥饿感不仅仅是单纯由缺乏食物导致的,而是由体内多个系统协同工作结果。了解这些机制可以帮助更好地控制饮食和保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