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脂肪肝浸润的定义:脂肪肝浸润是一种组织学诊断,即在肝细胞中观察到脂肪滴的存在。当肝细胞内脂肪超过总重的5%时,即可诊断为脂肪肝。
2.发病机制:肝脏是负责脂肪代谢的重要器官。当摄入过多的脂肪或碳水化合物时,肝脏负担加重,导致脂质堆积和脂蛋白输出减少,从而使得脂肪在肝细胞内过度沉积。
3.风险因素:
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与脂肪肝密切相关。
糖尿病:高胰岛素水平可能促进肝内脂肪积聚。
高脂血症:包括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可增加脂肪肝风险。
酒精摄入:大量饮酒会直接造成酒精性脂肪肝。
4.临床表现:脂肪肝浸润早期常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感到疲劳或右上腹隐痛。严重病例可发展为脂肪性肝炎,甚至肝硬化。
5.诊断方法: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CT扫描,以及必要时进行肝活检以确诊。
6.治疗与预防:关键在于改善生活方式,包括减重、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量。控制血糖和血脂水平也有助于减轻脂肪肝程度。
脂肪肝浸润是一种可以通过积极生活方式改变得到改善的疾病,提早识别和干预能够有效预防其向更严重阶段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