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外观及性状:包括颜色、形态和气味等。正常大便通常呈棕色,形态均匀,而异常的颜色可能提示消化道出血、胆汁问题或者饮食改变。
2.隐血试验:用于检测大便中是否存在肉眼不可见的微量血液。阳性结果可能提示消化道溃疡、息肉或癌症等问题。
3.细菌和寄生虫检测:可以检测大便中是否存在致病菌和寄生虫,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阿米巴原虫等。这对于腹泻和感染的诊断非常重要。
4.脂肪含量:测量大便中的脂肪量可帮助判断吸收不良综合征,如慢性胰腺炎或乳糜泻。
5.PH值和还原糖: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消化功能状态,PH值偏酸可能与乳糖不耐受有关,而还原糖的存在提示碳水化合物吸收不良。
6.白细胞和红细胞:检查大便中是否存在这些细胞,可以提示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
7.其他化学成分:例如胆红素、粘液和酶类,这些成分的变化能够提供关于肠道及肝胆功能的更多信息。
通过了解这些指标,大便检查在消化道健康评价和疾病筛查中扮演重要角色。定期检查有助于及早发现潜在问题。保持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有助于维护消化系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