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跃副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康复医学科
1.形成机制:脑血栓主要发生在动脉狭窄处,由血小板聚集和纤维蛋白沉积形成,通常是一个逐渐的过程。脑梗塞则可能是因为血栓脱落后随血流移动到较小的脑动脉中,或是由心源性栓子引起,导致血流突然中断。
2.病因:脑血栓常见于高龄患者以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的人群。脑梗塞除了和这些危险因素有关外,还常与心脏病如房颤、心肌梗死有关。
3.临床表现:两者都会导致相似的神经功能缺失,如肢体无力、言语障碍等。但脑血栓由于其逐渐发展的特性,可能出现早期预警症状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而脑梗塞则常为急性发作。
4.治疗方法:脑血栓的治疗多以抗凝、控制危险因素为主。而脑梗塞,特别是急性起病者,可能需要溶栓治疗或机械取栓。
及时识别和有效管理脑血栓和脑梗塞对于降低致残率和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预防重点在于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并戒烟限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