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年龄增长:随着年龄的增加,骨密度会自然下降。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尤其是女性,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
2.性别:女性在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质流失速度加快,患骨质疏松的风险较高。
3.家族史:如果直系亲属有骨质疏松病史,个体罹患该病的风险也会增加。
4.饮食不足:钙和维生素D是骨骼健康的重要营养素,不足的摄入量可能会导致骨质下降。
5.生活方式:
缺乏运动:缺乏重量训练或抗阻力运动会影响骨密度。
吸烟和过量饮酒:这些不良习惯会加速骨质流失。
6.体重过低:低体重人群通常骨量较少,骨折风险增加。
7.特定药物的使用: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会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
8.其他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乳糜泻、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也可能导致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年龄、性别、遗传、生活方式和某些疾病及药物。适当的营养摄入和积极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