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药物治疗:钙剂和维生素D是基础补充剂,用于促进骨密度的增加。双膦酸盐类药物可以有效减少骨吸收,从而降低骨折风险。其他药物如降钙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等,也有助于改善骨密度和降低骨折风险。
2.生活方式调整:饮食上,应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推荐每日摄入1000-1200毫克的钙和800-10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避免烟草和过量饮酒,因为这些都会增加骨质流失。适度的负重运动,如步行、跑步、举重等,有助于增强骨骼强度,但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以避免再度损伤。
3.手术干预:在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手术来稳定骨折部位。常用的方法包括经皮椎体成形术或椎体后凸成形术。这些手术可以减轻疼痛并恢复一定的脊柱功能。
骨质疏松患者应定期进行骨密度监测,并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早期干预和持续管理能有效减少因骨质疏松引发的并发症和再次骨折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