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大便变化:定期观察大便的颜色、形状和频率。如果出现长时间的便血、大便变细或大便中有黏液等异常情况,需引起重视。尤其是45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一次粪便潜血试验,可以检测大便中的微量血液,帮助早期发现肠癌。
2.体重变化:关注体重的突然变化。若在短时间内没有明显原因的情况下迅速减轻体重,可能是肿瘤导致身体代谢异常所致。
3.疼痛及不适:注意腹部的持续疼痛或不适感。如果出现腹胀、腹痛、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的现象,需提高警惕。这些症状可能是由于肿瘤压迫或阻塞肠道引起。
4.自我触诊:定期进行腹部触诊,检查是否有硬块或肿物。如果发现异常的硬块或质地较硬的区域,应尽快就医进行专业检查。
5.家族史:了解家族成员中是否有人患有肠癌或其他消化系统疾病。有相关病史者属于高风险人群,需要更加频繁地进行自我检查和医学筛查。
早期发现肠癌对治疗效果至关重要。如果怀疑自身有相关症状,建议尽快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详细检查,早期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