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病因: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瘤主要由结核分枝杆菌通过血液传播至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这些细菌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繁殖,引发炎症反应,最终形成结核瘤。
2.临床表现:症状多样,取决于结核瘤的位置和大小。
头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占患者总数的85%。
癫痫发作发生在30%-50%的患者中。
脑神经麻痹、感觉异常、运动障碍可能出现,具体比例因病例而异。
3.诊断方法:
磁共振成像(MRI)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可提供详细的结核瘤位置和大小信息。
腰椎穿刺可以检测脑脊液中的结核分枝杆菌,但敏感性较低,仅能在20%-40%的病例中检出。
组织活检是确诊的重要手段,通过显微镜下观察病理标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来确认诊断。
4.治疗方案:
抗结核药物治疗为基础,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等药物的联合使用,疗程通常持续6-12个月。
手术干预在某些情况下是必要的,如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结核瘤导致严重的神经压迫症状时。
5.预后: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在接受规范治疗的患者中,完全康复的几率可达到70%-80%。
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瘤是一种需要高度重视的感染性疾病,早期识别和综合治疗是防止病情恶化和提高康复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