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生理因素:
1)激素波动:女性在月经周期、妊娠期、更年期等阶段,体内激素水平会发生明显变化,导致睡眠质量下降。例如,孕激素水平升高可能引起白天过度嗜睡。
2)贫血:缺铁性贫血会导致身体疲劳、乏力,从而影响睡眠质量。数据显示,全球近30%的女性患有不同程度的贫血。
3)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均可干扰睡眠,导致嗜睡或失眠。据统计,约5%-20%的成年人存在甲状腺功能异常,其中女性更为多见。
2.心理因素:
1)焦虑和抑郁:焦虑症和抑郁症常伴随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多梦、早醒等。研究表明,约50%-70%的抑郁症患者存在睡眠问题。
2)压力:工作、家庭等方面的压力会导致长期精神紧张,进而影响睡眠。调查显示,超过60%的成年人曾因压力影响睡眠。
3.环境因素:
1)睡眠环境:卧室光线、温度、噪音等环境因素会直接影响睡眠质量。不良的睡眠环境可能导致频繁醒来、多梦等现象。
2)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作息时间、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量、电子设备的使用等都会对睡眠产生负面影响。研究指出,经常熬夜的人群中,约75%的人有睡眠问题。
如果上述问题持续存在,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以排除潜在的健康问题。提高睡眠质量的方法包括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以及管理压力和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