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放疗对正常组织的影响:放射治疗不仅杀伤癌细胞,也会对周围正常组织产生影响。宫颈癌患者在接受放疗时,直肠因为离宫颈较近,容易受到一定剂量的辐射。长期高剂量辐射会造成直肠黏膜损伤,导致血管脆弱、糜烂或溃疡,从而引发出血。
2.早期和晚期反应:放射性直肠炎可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期通常发生在放疗开始后的几周至几个月,表现为直肠黏膜充血、水肿,甚至糜烂。急性期症状包括腹痛、排便次数增加以及便血。慢性期则可能发生在放疗结束后数月至数年,症状可以持续很长时间,主要表现为肠壁纤维化、狭窄和血管脆弱易出血等。
3.合并感染:放疗后直肠黏膜受损,如果合并感染,如细菌感染,会加重黏膜炎症反应,导致出血更加明显。
4.其他并发症:除了放射性直肠炎外,放疗也可能导致其他肠道并发症,例如肠道梗阻、瘘管形成等,这些情况也可能导致便血。
放疗后便血提示需要及时就医,以明确诊断和处理。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内镜检查(如结肠镜或直肠镜)以评估直肠黏膜的损伤程度。治疗可能包括药物治疗(如止血药、抗生素)、局部治疗(如激光凝固)、手术治疗等。避免自行用药或延误治疗,及时咨询医生保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