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识别症状:
冻伤可分为四度。
一度冻伤:皮肤发红、发白,触摸感受异常,如刺痛或麻木。
二度冻伤:皮肤起水泡,可能有透明或血性液体。
三度冻伤:皮肤变硬、蜡黄,触觉消失。
四度冻伤:皮肤组织坏死,颜色变黑。
2.现场处理:
尽快脱离寒冷环境,移至温暖地方。
受冻部位避免摩擦,以免进一步损伤。
用37-40摄氏度的温水浸泡20-30分钟,促进血液循环,感觉恢复时停止加热。
切勿使用直接热源如火炉、电暖器等,以免造成烫伤。
3.药物和护理:
局部应用抗生素软膏防止感染。如需用绷带,轻轻包扎以保护受伤区域。
口服止痛药物如布洛芬,缓解疼痛和炎症。
注意全身保暖,尤其是未受冻部位,防止再次冻伤。
4.医疗干预:
若出现水泡,不要自行戳破,应由医护人员处理。
对于严重冻伤(三度及以上),立即就医,可能需要进行外科清创、修复或截肢手术。
医生可能会处方血管扩张剂等药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5.康复与预防:
避免再次暴露于低温环境中,穿戴适当防寒服饰。
保持肌肉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定期检查皮肤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冻伤的治疗需要迅速、正确的方法,同时避免二次伤害。尽早就医能有效降低并发症风险和长期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