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病原体:尼帕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它可以在人类和动物之间传播,主要宿主是果蝠。
2.传播途径:
直接接触受感染动物(如猪、果蝠)的体液。
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水。
人与人之间通过密切接触传播。
3.临床表现:
潜伏期通常为4至14天。
初期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肌肉疼痛。
随后可快速进展为意识模糊、癫痫发作,最终导致脑炎。
4.诊断和治疗:
通过PCR检测、病毒分离等方法进行实验室确诊。
目前无特定抗病毒治疗,主要采取支持疗法,如监测神经系统和维持生命体征。
5.预防措施:
避免接触感染动物和其分泌物。
加强食品卫生,避免食用被污染的食物。
医护人员需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以避免感染。
尼帕病毒性脑炎具有较高的致死率,需及时识别和管理。采取有效的公共卫生措施对于降低传播风险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