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附子:3克,用于温阳补火,增强体内阳气。
2.干姜:3克,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
3.炙甘草:3克,可调和诸药,补脾益气。
4.白术:6克,健脾燥湿,提高消化功能。
5.茯苓:6克,利水渗湿,安神宁心。
6.木瓜:6克,舒筋活络,和胃化湿。
7.厚朴:3克,行气消胀,燥湿除满。
8.草果仁:3克,温中止呕,燥湿截疟。
9.大枣:3枚,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这个方剂常用于治疗脾虚湿盛所导致的身体虚弱、水肿等症状。在使用时,应根据具体症状与医师沟通,调整剂量和配伍,以达到最佳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