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针灸:针灸是一种常见的中医疗法,通过在特定穴位插入细针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从而达到祛寒的效果。研究显示,针灸能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提高肌肉温度,有助于缓解寒冷症状。
2.拔罐:拔罐利用真空效应,将皮肤和浅层肌肉吸入罐中,产生负压,促进局部血液流动。拔罐能够疏通经络,祛湿散寒,一般在背部、大腿等部位进行,每次操作时间为5至15分钟。
3.艾灸:艾灸是通过燃烧艾草,在特定穴位上施热,以温暖经络、驱散寒邪。艾灸的热力能够直接穿透皮肤,深入肌肉和关节,具有良好的保暖作用。每次灸疗的时间一般为20至30分钟,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4.中药治疗:中医经典方剂如麻黄汤、桂枝汤、附子理中丸等,都有祛寒作用。这些方剂通过补充阳气、温中祛寒,调节体内平衡。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确保安全和疗效。
以上方法在实际应用时,可以根据个人体质和具体病情进行适当选择和组合,同时应注意保持身体的保暖,避免再次受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