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肺通气功能障碍的原因:
1.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这是一组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COPD患者常表现为呼吸困难、慢性咳嗽和痰液增多。
1.2哮喘:哮喘是一种慢性的炎症性疾病,导致气道狭窄和呼吸困难。哮喘发作时,患者可能会感觉胸闷、喘息和急促呼吸。
1.3肺炎:这是由于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导致的肺部炎症,严重时可以影响肺部的正常通气功能。
1.4肺纤维化:这是指肺组织变得僵硬和厚实,导致肺部弹性减少,从而影响通气功能。常见于某些职业病,如石棉沉着症,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硬化症。
1.5肺栓塞:这是指血栓阻塞了肺动脉,限制了血液流向肺部,从而影响气体交换功能。
2.肺通气功能障碍的症状:
2.1呼吸困难:无论是在运动时还是休息时,都会感到呼吸费力。
2.2持续性咳嗽:尤其是伴随痰液的咳嗽,是慢性支气管炎的一大特征。
2.3胸痛:特别是在深呼吸、咳嗽或打喷嚏时,胸部会有疼痛感,这在肺炎和肺栓塞中比较常见。
2.4气短:活动后感到极度疲劳和气短,这是由于肺部不能有效地供氧。
2.5紫绀:皮肤和黏膜发紫,这表明血液中氧气含量低,是严重通气功能障碍的征兆。
3.肺通气功能障碍的检测方法:
3.1肺功能测试:包括用力肺活量(FVC)和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的测定,以评价肺的容量和气流速度。
3.2血气分析:通过测定动脉血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和pH值,评估肺部的换气效率。
3.3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和CT扫描,可以直观地观察肺部的结构性变化和病变。
3.4脉搏血氧监测:无创方式测定血液中的氧饱和度,快速初步评估通气功能状态。
及时就诊和规范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肺通气功能障碍的预后。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避免空气污染、适当运动和遵医嘱用药,可以有效减缓疾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