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建海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营养科
1.症状识别:食用虾类后出现皮疹、瘙痒、肿胀,尤其是面部或喉咙肿胀,以及呼吸困难,则可能为过敏反应的表现。严重时,这种反应可能进展为过敏性休克。
2.过敏原因:虾类中某些蛋白质如热稳定的肌球蛋白,是常见的过敏原。这与其他海鲜中的蛋白质不同,导致有的人只对虾类过敏。
3.诊断方法:建议进行专业的过敏原测试,如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液检测,以确定是否对虾类中特定蛋白质过敏。
4.急救措施:轻微过敏可通过抗组胺药物缓解,严重反应需立即就医,并可能需要使用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
5.饮食管理:确认过敏后,应避免食用所有类型的虾类制品。检查食品标签避免摄入隐藏的虾成分。
即使先前未有海鲜过敏史,也可能对特定种类产生过敏反应,及时识别和管理至关重要。在明确过敏原之前,应谨慎选择食物,避免食用容易引发过敏的虾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