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散瞳的作用:
散瞳验光是通过使用特定药物使眼内睫状肌充分放松,从而消除调节作用。部分患者,尤其是青少年,由于用眼过度可能出现调节痉挛,这会导致近视度数被高估。散瞳后,能够得到更真实的屈光状态,区分假性近视(由调节痉挛引起)与真性近视(结构性改变导致)。
2.适用人群:
散瞳验光主要针对儿童及青少年,因为这类人群的睫状肌调节能力较强,容易发生假性近视。对于成年人来说,其调节能力相对较弱,普通验光即可满足需求,多数情况下无需散瞳。
3.药物类型:
散瞳过程中常用药物包括托吡卡胺和阿托品。其中,托吡卡胺作用时间短,散瞳持续4-6小时,适用于一般检查;而阿托品作用时间长,需连续滴眼3天以上,但其散瞳效果更彻底,一般用于高度疑难的近视诊断。
4.禁忌与副作用:
散瞳过程可能暂时增加畏光、模糊视力,不宜在散瞳后进行精细工作或驾车。一些有青光眼倾向的人群需慎用散瞳药物,以免引发眼压升高。
散瞳验光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手段,特别适用于早期识别和治疗儿童近视问题。在就医过程中,应向医生提供全面的健康信息,以确保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