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原因及形成机制:
肛门息肉:通常是由慢性炎症刺激或遗传因素导致的直肠或肛管黏膜增生形成。这些增生组织可以突出到肛门外,呈现为柔软而光滑的小突起。
外痔:是由于肛门周围静脉丛的扩张和充血引起的,可伴随血栓形成。多与便秘、长时间久坐、孕期压力等有关。
2.临床表现:
肛门息肉:常为无痛性出血,是排便时或者便后发现鲜红色血液的常见原因之一。息肉通常不痛,但可能在便后探查到柔软的小肿物。
外痔:典型症状是肛门疼痛、瘙痒,有时能感觉到肿胀或硬结。严重时,外痔会出现血栓,导致剧烈疼痛和触痛。
3.诊断与检查:
肛门息肉:通常通过肛门指检、肠镜检查确诊,以区分良性息肉和潜在恶性变。
外痔:一般通过体格检查即可诊断,观察到肛门边缘的蓝紫色或皮下硬结,即可明确。
4.治疗方法:
肛门息肉:小型息肉可以通过结扎或电灼法去除,大型息肉则可能需要手术切除,并送病理检查以排除癌变。
外痔:轻度外痔通常采用保守治疗,包括温水坐浴、使用局部药膏等;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手术切除以缓解症状。
对比而言,肛门息肉更倾向于黏膜增生,而外痔则是血管问题。治疗和护理上,这两者各有不同的策略和重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