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肛裂:肛裂是因肛管黏膜撕裂导致的疼痛,常见于排便时用力过度引起。即使无明显外部肿块,内部损伤也可导致局部疼痛,尤其在排便后加剧,同时伴有少量鲜红色出血或灼热感。
2.直肠痉挛:直肠痉挛表现为肛门附近的压迫性疼痛,通常发生在夜间或排便后,持续时间从几分钟到数小时不等。这种情况不会引起肿块,但可导致反复发作的局部疼痛。
3.周围神经炎:包括骶神经或坐骨神经受累。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或腰椎疾病可能导致这些神经受到刺激,从而引起肛门一侧的不适。
4.局部感染或隐匿性病变:皮下微小感染、隐匿性局部脓肿或内痔初期可能表现为单纯疼痛,但尚未发展至形成明显肿块状态。
5.功能性肠道疾病:如肠易激综合征,也可能导致肛门区域的不适,虽然本质上属于功能性问题,无器质性改变,但需结合消化系统症状评估。
如果疼痛持续超过一周,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如明显出血、排便困难,应尽快就医,通过直肠指检、肛门镜检查或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