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肛门括约肌是控制排便的重要肌肉,如果它们的功能减弱,就可能导致大便不自主地从肛门溢出。这种情况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比例约为15%。
2.直肠脱垂:指直肠的部分或者全部移位并突出到肛门外。患有直肠脱垂的人群中,约有20-30%可能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大便失禁。
3.肛周病变:如痔疮、肛裂或肛瘘等也可能导致肛门功能异常,引起轻微大便外溢。大约50-60%的成年人可能在其一生中的某个阶段经历过痔疮。
4.神经系统疾病:某些影响神经系统的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或糖尿病引起的神经病变,也可能影响肛门括约肌的控制能力,导致大便外溢。
5.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腹泻、炎症性肠病等,可能导致大便频繁且不易控制,增加了发生大便失禁的风险。
在发现类似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评估和诊断,以便针对具体病因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有规律性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饮食结构有助于减少相关症状的发生。专业的医疗评估对于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