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跃副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康复医学科
1.病因:
面瘫:主要是由于面神经受损或炎症引起,常见的诱因包括病毒感染(如带状疱疹病毒)、受凉等。
脑梗:主要是由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或心源性栓塞导致的脑部供血不足或中断。
2.症状表现:
面瘫:表现为一侧面部肌肉无力或瘫痪,可能会有眼睑不能闭合、口角下垂、流口水等情况,但通常不伴随其他肢体功能障碍。
脑梗:除了可能出现面瘫类似的面部症状外,还可伴有偏瘫、感觉障碍、失语、意识障碍等多种神经功能缺失症状,严重者可能影响生命。
3.诊断和检查:
面瘫:通常通过临床表现即可初步诊断,必要时可以进行电生理检查。
脑梗:需要通过头颅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来确定诊断,并评估梗死范围及部位。
4.治疗方法:
面瘫:多采用糖皮质激素抗炎治疗,结合物理治疗,如针灸、按摩等促进恢复。
脑梗:急性期需及时溶栓治疗,或通过机械取栓恢复血流,同时需要长期药物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
面瘫和脑梗尽管都涉及神经系统,但性质迥异,应区别对待。面瘫多为暂时性且预后较好,而脑梗则可能带来严重甚至永久性的后果。早期识别和正确治疗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