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1.常见原因:
脊柱平衡改变:术后由于脊柱生物力学调整,部分区域可能承受过多压力,导致长期慢性疼痛。
邻近节段退变:手术固定的节段会增加邻近节段的代偿负担,时间久了可能导致椎间盘或小关节退变,引发腰痛。
软组织紧张或粘连:术后周围肌肉、韧带可能存在紧张或瘢痕形成,造成局部不适。
2.检查手段:
影像学检查:通过X光、CT或MRI检查,评估术后脊柱的稳定性、内固定器械状态及邻近节段的退变情况。
功能性评估:包括腰背部肌肉力量、柔韧性以及姿势评估,以了解软组织的代偿情况。
病史分析:明确疼痛的发生时间、部位、诱因以及伴随症状,有助于判断问题来源。
3.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
①药物控制:可以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缓解炎症和疼痛。
②物理治疗:包括热敷、电刺激、牵引以及深层按摩,改善软组织紧张。
③康复训练:加强核心肌群锻炼,例如平板支撑、桥式运动,改善腰部稳定性。
介入治疗:
①神经阻滞:针对顽固性腰痛,可选择神经根封闭或小关节注射缓解疼痛。
②射频治疗:对邻近节段退变的小关节疼痛,可通过射频消融改善。
手术治疗:
①如果明确内固定器械松动或邻近节段退变严重,可能需要修复手术。
②仅在保守和介入治疗无效时考虑手术干预。
4.长期管理:
规律锻炼:持续进行核心肌群训练以减轻脊柱负担。
姿势调整:避免长期弯腰、久坐,保持良好的站姿和坐姿。
定期随访:每1-2年进行一次影像学检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腰痛的具体处理应根据病因针对性干预,避免过度或不足的治疗,以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