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温度因素:艾灸时所用的艾条温度较高,若在皮肤上停留时间过长可能会引起烧伤,从而导致起泡。
2.个体差异:不同人的皮肤耐受性有所不同,有些人对热敏感,容易在高温下起泡。
3.施灸距离:艾灸时,如果艾条距离皮肤过近,会使得局部温度过高,加大起泡风险。通常建议保持1-3厘米的距离。
4.施灸时间:持续施灸过久也可能导致皮肤表层的水分蒸发过多,增加起泡的可能性。每次施灸一般控制在15-30分钟。
5.湿度与环境:在干燥的环境下,皮肤更容易失去水分,从而更容易在艾灸过程中起泡。
6.皮肤状态:如果皮肤原本有损伤或者非常干燥,也更易受到热刺激而起泡。
确保艾灸时采取适当的措施可以减少起泡的几率,比如避免直接接触皮肤、控制好施灸的时间和距离,以及选择合适的环境进行艾灸。对于敏感肌肤的人,更需谨慎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