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风湿免疫科
1.生物制剂: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细胞因子或免疫细胞的功能来减少炎症反应。其中最常用的是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包括依那西普、阿达木单抗和英夫利昔单抗等。针对白细胞介素(如IL-6)的抑制剂托珠单抗以及针对B细胞的利妥昔单抗也取得了显著疗效。
2.小分子靶向药物:这些药物能够深入细胞内部,精准干预信号通路。Janus激酶抑制剂即是其中一类,已被批准用于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包括托法替布、西多福尼、巴瑞克替尼等。这些药物通过抑制JAK酶活性,阻断多条促炎信号通路,从而减轻关节炎症状。
3.其他新兴疗法:随着对疾病机制理解的深入,更多潜在靶点正被探索。例如,T细胞共刺激信号抑制剂阿巴西普,通过干扰T细胞活化过程发挥作用。在研药物中,也有一些针对骨破坏和重建的靶向药物,试图从根本上缓解关节损伤。
新药物的出现不仅丰富了治疗方案,还带来了更好的生活质量。这些药物通常价格较高且可能存在副作用,使用过程中需谨慎评估风险与收益。患者在接受这些治疗时,应定期进行医学检查,以确保最佳治疗效果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