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初期恢复阶段(术后1-2周):
减少肿胀和疼痛:在术后最初几天,建议抬高患肢,并使用冰敷来减轻肿胀和疼痛。
开始轻微活动:可进行一些简单的踝关节泵动作,以促进血液循环和防止血栓形成。
保持关节活动度:在医生指导下,可以开始进行小范围内的屈伸膝关节运动,但不应承受体重。
2.中期恢复阶段(术后2-6周):
逐渐增加活动范围:通过轻度到中等强度的练习来提高膝关节的活动度,包括坐位或卧位的被动和主动屈伸练习。
增强肌肉力量:特别是股四头肌和腘绳肌,通过直腿抬高、站立的屈伸运动等方式逐渐增加力量训练,但需避免剧烈运动。
改善平衡与稳定性:可以使用平衡训练工具进行练习,以增强膝关节的稳定性。
3.后期恢复阶段(术后6周及以上):
全面恢复关节活动度:增加膝关节的灵活性和功能性活动,如骑自行车和游泳(根据个人情况)。
逐步恢复日常活动:在专业康复团队指导下,逐步恢复跑步、跳跃等更具挑战性的运动。
继续加强肌肉训练:持续进行力量和耐力练习,以保证整体下肢的力量平衡。
术后康复需要根据个体差异调整计划,并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若出现异常疼痛、红肿或功能障碍,应及时咨询医生。维护良好的康复习惯有助于提高术后的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