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皮肤的结构: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部分组成。表皮是最外层,主要由角质形成细胞构成;真皮包含血管、神经、毛囊和汗腺等;皮下组织则以脂肪细胞为主。
2.吸收过程:
表皮吸收:外部物质首先接触到表皮,通过角质层的渗透进入。角质层的厚度和完整性决定了物质吸收的难易程度。
水溶性与脂溶性:水溶性物质较难穿透角质层,而脂溶性物质更易被吸收。小分子量的脂溶性物质能更快速地通过细胞间隙进入皮肤深层。
渗透增强剂:有些化学物质可作为渗透增强剂,例如尿素和丙二醇,能够增加皮肤对其他物质的吸收率。
3.代谢过程:
酶系统:皮肤含有多种酶,如细胞色素P450类酶系,这些酶参与了许多药物和化学物质的代谢。
局部代谢:许多外用药物在渗透皮肤后会被局部代谢,产生活性或无活性的代谢产物。
全身代谢:某些物质在穿透皮肤后进入血液循环,通过肝脏和肾脏进一步代谢和排泄。
4.排泄与修复:
汗腺和皮脂腺:皮肤通过汗腺和皮脂腺排泄一些代谢产物和废物。
细胞更新:角质形成细胞不断生成并替代老旧细胞,通过自然脱落的方式排除部分代谢产物。
皮肤的吸收和代谢不仅受其自身结构和功能的影响,还可能受到年龄、健康状况、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在使用外用药物或化妆品时,需充分考虑皮肤的个体差异和具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