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操作方式:
取栓:通过导管等器械进入阻塞的血管,将血栓直接取出。这一过程通常在影像引导下进行。
溶栓:通过静脉注射或动脉内注射溶栓药物,使其在血液中循环,逐渐溶解血栓。
2.适用病症:
取栓:多用于急性大面积堵塞,如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大面积肺栓塞、严重的四肢动脉闭塞等。
溶栓:常用于较小的血栓或者无法进行取栓手术时,例如一些心肌梗死、较小的肺栓塞等情况。
3.时间窗:
取栓:通常需要在发病后的几小时内进行,具体时间窗因病情和设备条件而异。
溶栓:一般在症状出现后的数小时内进行,以尽可能减少组织损伤。
4.风险与并发症:
取栓:手术风险包括血管损伤、感染、局部出血等,但可直接清除大面积血栓。
溶栓:可能导致全身性出血、过敏反应等,尤其是在使用凝血功能受损的患者时需谨慎。
5.效果与恢复:
取栓:往往能迅速恢复被阻塞部位的血流,效果较为直接。
溶栓:需要一定时间才能溶解血栓,效果有时不如取栓明显。
两种方法各有优劣,选择哪种治疗方式应根据具体的病情、发病时间以及患者整体状况来决定,医务人员会根据具体情况做出最优判断。在处理血栓相关疾病时,及时就医和准确诊断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