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诊断标准:解离性身份障碍的诊断通常基于《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中的标准,其核心特征是存在两个或多个截然不同的人格状态。这些人格可能有其独立的记忆、行为方式和意识状态。
2.症状表现:患者可能经历记忆丧失,尤其是对于特定时间段或事件的记忆。不同人格之间可能会有不同的生活习惯、性格特点、甚至生理反应。例如,一个人格可能是左撇子,而另一个则是右撇子。
3.发病原因:此障碍通常与严重的心理创伤有关,特别是在儿童时期遭受的虐待或忽视。解离被认为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通过分裂出不同的人格来隔离和应对痛苦的经历。
4.患病率:虽然具体发病率不易确定,但解离性身份障碍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生率估计为1%至3%。这表明它并非极其罕见的现象。
5.治疗方法:治疗通常包括长期的心理治疗,例如创伤聚焦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有时候也结合药物治疗以管理其他相关症状如抑郁或焦虑。
解离性身份障碍需要专业的医疗评估和持续的心理支持。在面对该障碍时,寻求专业帮助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