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基础检查
1)体格检查:临床上可能会发现患者有侧腰腹部压痛或叩击痛,提示肾脏或输尿管部位可能存在病变。
2)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查可能显示血肌酐升高,提示肾功能受损;尿常规可能出现血尿、蛋白尿或感染指标异常。
2.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作为首选无创检查,可以发现肾积水情况及输尿管的扩张。如果输尿管被阻塞,超声可显示肾盂和输尿管扩张。
2)CT扫描:特别是静脉泌尿系统造影,可清晰显示输尿管是否存在结石、狭窄或其他占位性病变。低剂量非增强CT在诊断输尿管结石方面准确率较高。
3)磁共振成像:对于某些情况下不能使用放射线的患者,例如孕妇,磁共振尿路成像可以作为替代手段。
4)X线平片:适合怀疑输尿管结石的情况,但由于部分结石不显影,诊断范围有限。
3.功能性检查
1)放射性核素肾图:通过注射示踪剂评估两侧肾功能及尿液流出情况,观察是否有因输尿管阻塞导致的排泄功能障碍。
2)膀胱镜和逆行造影:这是一种微创检查,通过内窥镜进入膀胱并注入造影剂,可以直接观察输尿管开口及其通畅性。
4.症状与风险因素评估
如果输尿管阻塞伴随急性腰痛、恶心、血尿或尿量减少,需警惕急性病理状态,比如结石嵌顿、肿瘤压迫或外伤。慢性输尿管梗阻则可能表现为长期患侧隐痛或反复尿路感染。
及时明确输尿管是否堵塞有助于预防严重并发症,如肾功能衰竭或严重感染。不同的检查方法具有各自的适用性,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诊断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