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肺结节的定义与分类
肺结节一般是指肺部直径小于3厘米的局限性病变,以直径小于1厘米的小结节较为多见。在儿童中,大部分肺结节为感染后形成的瘢痕组织或炎性病灶,很少发展为恶性病变。
2.诊断时的重要参考信息
结节的大小:大于2厘米的结节有一定可能性是恶性,需要密切关注。小于1厘米的结节通常倾向于良性。
边缘和密度:边界模糊或毛刺样边缘的结节提示可能具有活跃性,而边界清晰且呈钙化状态的结节通常为炎性瘢痕或钙化灶。
增长速度:定期影像学随访,观察结节是否增大。缓慢增长或无变化的结节更可能是良性。
3.常见病因及处理策略
感染性病变:儿童肺结节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如肺结核或者支原体感染。建议进行结核菌素试验和胸部CT评估,有必要时可使用抗感染药物治疗。
炎性肉芽肿:由感染或外伤引起,可通过观察或药物治疗改善。
良性肿瘤:如错构瘤,生长缓慢,一般无需手术。
恶性病变:尽管极为罕见,但对快速增大的结节尤需警惕。如存在肿瘤标记物异常,应考虑进一步检查如PET-CT或穿刺活检。
4.检查与随访
建议首先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及血液检查,包括炎症指标、结核筛查等。同时根据影像特征决定随访频率,一般每3-6个月复查一次胸片或CT。如果两年内无明显变化,多数可排除恶性可能。
在儿童肺结节的诊治过程中,应避免过度医疗,同时也不能忽视伴发症状如长期咳嗽、体重减轻或反复发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