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中段结石微创失败后放置双J管,上段结石该如何处理

2025-03-24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病情分析: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处理需要根据结石大小、位置以及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方式。常见的方法包括药物排石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和手术干预。

1.药物治疗:

如果输尿管上段结石直径小于6毫米,并且没有引起明显的梗阻或感染,可尝试通过药物促进排石。

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可松弛输尿管平滑肌,减轻痉挛并改善排石率。研究表明,对于小于5毫米的结石,3至4周的药物排石成功率可达70%-80%。

联合使用解痉止痛药和大量饮水有助于通过尿液冲刷结石。但需注意避免因过量饮水导致的肾盂压力升高。

2.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如果结石直径超过6毫米但小于20毫米,并且影像学检查显示结石密度较低(HU值小于1000),可以考虑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该方法利用高能冲击波使结石粉碎,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成功率与结石的大小、密度及其在输尿管中的具体位置有关。文献报道,此方法对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碎石成功率约为60%-90%。

3.经皮内镜手术:

对于较大的结石(大于20毫米)、多次体外碎石无效或合并严重并发症的患者,经皮内镜手术是一种微创且高效的选择。

术中通过输尿管软镜将激光导入患侧输尿管,对结石进行直接粉碎。

激光碎石的成功率通常可超过95%,并能够同时处理其他潜在病变,如狭窄或黏膜损伤。

4.开放性手术或腹腔镜手术:

在极少数情况下,如多种微创方法失败、大量复杂性结石或伴随解剖异常,可能需要考虑传统开放手术或腹腔镜手术进行切开取石。

建议进一步评估结石的具体性质,包括大小、形状、位置及病史,结合影像学资料制定个体化治疗计划。同时需注意结石相关并发症的监测,防止肾功能恶化或感染扩散。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