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后方的放疗流程是怎样的

2025-03-08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病情分析:盆腔后方的放疗是一种针对骨盆区域恶性肿瘤的治疗方式,通常包括多个步骤:术前评估、影像定位、个体化规划和具体治疗。每一步均需严格执行,以确保治疗效果并减少副作用。

1.病情评估

在放疗开始前,医生会综合患者的病史、病理报告以及相关检查结果(如MRI、CT或PET-CT)进行全面评估。这一环节的目的是确认肿瘤的大小、位置及是否存在转移,同时评估身体状况以确定是否适合接受放疗。

2.放疗模拟定位

模拟定位是放疗的重要部分,通过先进的放疗设备(如CT模拟机)精确定义靶区的位置及周围正常组织。患者需要保持固定体位,利用专用模具(如热塑面膜或真空垫)减少移动误差,通常整个过程持续30分钟左右。

3.个体化放疗计划设计

根据定位结果,医学物理师和放疗医师使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目标是将最大剂量的射线集中在肿瘤区域,同时尽可能保护周围健康组织。计划过程中会明确总剂量(一般为40-60Gy)、分次剂量(如每日1.8-2.0Gy)和治疗时长(通常5-7周)。

4.正式放疗实施

放疗按计划实施,每次治疗通常持续15-30分钟,包括调整体位、图像引导校准和辐射输送。治疗全程无痛,但患者需保持不动。根据具体病情,可选择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或容积旋转调强放疗等技术。

5.治疗期间监测与护理

在整个疗程中,医护团队会定期评估放疗反应及副作用,如腹泻、疲劳或皮肤反应。如果出现严重问题,会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还会加强营养支持和心理疏导,以帮助提高耐受性。

6.后续随访与康复

放疗结束后,需定期复查以评估疗效,并监测是否有复发或远处转移。复查间隔初期相对较短,一般为每3个月一次,之后逐渐延长。

盆腔后方放疗需严格遵循规范流程,个体的具体情况可能略有差异。治疗期间保持沟通,注意饮食调理及生活习惯的调整,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并缓解不良反应。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