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小学生视力屈光度报告单

2025-04-21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病情分析:小学生视力屈光度报告单是学校或体检机构提供的眼部健康检查结果,主要涉及裸眼视力和屈光状态的评估,用来判断是否存在近视、远视或散光等问题。

1.裸眼视力:

裸眼视力是指在没有佩戴眼镜的情况下,双眼能够看清目标物的能力。一般用小数表示,例如5.0、4.8等,越接近5.0或5.2说明视力越好。如果低于5.0,可能提示存在视力下降,需要关注是否有近视或其他眼部异常。

2.屈光度:

屈光度反映眼球聚焦图像到视网膜上的能力,通常通过验光测得,单位为“D”(即屈光度数)。

负数(如-1.50D)表示近视,数值越大近视程度越高;

正数(如+1.00D)表示远视,数值越大远视程度越高;

如果左右眼之间屈光度差异超过1.00D,高度怀疑存在屈光参差,这可能导致弱视或斜视。

3.散光:

散光主要表现为角膜或晶状体表面不规则,从而引起影像模糊。体现在报告中会标注一个“轴位”(如90°),即散光发生的方向角度。散光的度数超过0.75D时,可能会对视物清晰度产生明显影响。

4.矫正视力:

矫正视力是指佩戴适当矫正眼镜后测试的视力。如果矫正视力仍达不到5.0,需警惕弱视等深层次问题。

5.建议参考范围:

裸眼视力达到5.0及以上为正常;

屈光度在-0.50D至+0.50D之间一般属正常范围;

散光低于0.50D时,多数情况下无需特别干预,但需定期复查。

定期检查视力有助于早期发现问题并及时干预,如出现视力下降或屈光度变化,应尽早咨询眼科医生。同时注意保护用眼习惯,包括保持适当的阅读距离、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以及争取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