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超声检查
肝脏B超是诊断脂肪肝的首选方法,其敏感性高达85%-90%。通过超声可以观察肝脏回声增强、肝实质与血管结构对比减弱等脂肪沉积特征。轻度脂肪肝可能不易通过超声发现,诊断的准确性会受到操作者经验和设备性能的影响。
2.CT或MRI检查
CT能通过测量肝脏密度来评估脂肪含量,当脂肪明显沉积时,肝脏密度会下降至比脾脏更低。MRI则被认为是检测脂肪肝更加准确的技术,能够精准定量肝内脂肪含量,但成本较高,不作为常规检查。
3.瞬时弹性成像
这一技术依靠测量肝脏组织硬度评估纤维化程度,同时可检测“受控衰减参数”,用于定量评价肝脏脂肪变性程度。这种无创检查结果稳定,适合反复随访。
4.血液生化检查
常规肝功能检查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指标,但这些数据仅在严重损伤时异常,对轻度脂肪肝的诊断价值有限。有些科研机构开发了基于血液标志物的数学评分系统,如脂肪肝指数,可提供辅助参考。
5.肝活检
肝活检是目前诊断脂肪肝的“金标准”,可以直接观察肝脏细胞中脂肪浸润的程度,并明确是否合并炎症或纤维化。但由于其侵入性和潜在风险,仅适用于疑难病例或者需明确分型的患者。
脂肪肝的早期发现和干预尤为重要,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检查方法,避免疾病进展为更严重的肝纤维化或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