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琼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代谢适应:经过一段时间的节食,身体可能经历了代谢率的调整。研究显示,长期热量摄入减少会导致基础代谢率下降,这是身体对能量摄入减少的适应反应。即使短期内增加了食物摄入量,基础代谢率仍然相对较低,使得过量摄入的能量不容易完全转化为脂肪储存。
2.饮食顺序和选择:在经历节食后,个体常倾向于选择高热量、高脂肪食物进行补偿性进食。有些人在暴食时可能无意识地优先选择蛋白质或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这类食物虽然热量高,但也促进饱腹感并提高食物热效应(消化过程中燃烧的卡路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暴食的负面影响。
3.心理因素和饮食行为:节食后的暴食行为通常是由于心理压力或情绪波动所引发。若个体在恢复正常饮食后能够调整饮食行为,形成更健康的饮食习惯,例如控制暴食频率和加强运动,可能有助于维持减重成果。一些人可能在暴食阶段后严格控制饮食,通过间歇性禁食等方式来平衡热量摄入,从而在整体上保持体重稳定。
尽管以上机制可以部分解释节食后暴食仍能瘦身的情况,但需谨慎看待这种现象。不规律的饮食模式不仅可能影响新陈代谢的效率,还可能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合理的饮食计划和持续的健康生活方式是长期管理体重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