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局部切除术
局限于肿瘤较小且尚未发生深层扩散的病例,通常适用于早期发现的结肠癌或良性肿瘤。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通过内窥镜切除表浅的肿瘤,不需要进行腹部切口。
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适用于稍大一些的表浅病灶,通过内镜将肿瘤连同黏膜下组织一并剥离。
2.右半结肠切除术
适用于右侧结肠(盲肠、升结肠及部分横结肠)的肿瘤。
切除范围包括右侧结肠及相应区域的淋巴结,以确保肿瘤彻底清除。
手术后会进行结肠和小肠之间的吻合,恢复消化道连续性。
3.左半结肠切除术
针对左侧结肠(降结肠及部分横结肠)肿瘤。
与右半结肠切除类似,切除左侧结肠及周围相关的淋巴结。
术后也需重建肠道连接,常采用端端吻合技术。
4.横结肠切除术
主要用于横结肠中段的肿瘤。
需同时保护两侧的大血管供应。
切除范围较特殊,术后吻合可能涉及到上升结肠与下降结肠的连接。
5.乙状结肠切除术
针对乙状结肠的肿瘤。
切除范围常包括乙状结肠及其邻近的淋巴结。
术后结肠远端与直肠或其他部位进行吻合。
6.全结肠切除术
用于结肠多发性肿瘤或肿瘤伴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遗传性疾病。
切除整个结肠,但保留直肠或改造为回肠袋以代替储存功能。
手术较为复杂,对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影响较大。
7.姑息性手术
针对无法完全切除的晚期肿瘤,只缓解症状如梗阻或出血。
包括肿瘤局部缩小、旁路手术等。
旨在改善生活质量,但非根治性治疗方案。
手术的选择需要根据肿瘤的具体位置、侵袭程度、患者的一般健康状况以及是否存在转移等因素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