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针灸定位:枕下肌群位于头骨后下方与第一、第二颈椎之间,常用穴位包括天柱、风池等。准确的针灸定位可以帮助刺激正确的肌肉和神经,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2.针刺深度:通常建议针刺深度为10到20毫米,以确保针尖能有效进入肌肉组织,同时避免过深导致不必要的损伤。
3.角度选择:针刺角度应根据个体的解剖结构进行调整,一般情况下,针刺方向应与肌纤维走向一致,提高疗效并减少不适感。
4.治疗频率:每周进行1到2次治疗,多数病例在4到6周内会有显著改善,具体疗程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反应进行调整。
注意事项包括:避免对局部皮肤有感染或溃疡的区域进行针刺;操作时须保持无菌环境,确保安全。对于颈部存在较严重瘢痕或其他结构性异常者,应谨慎选择针灸治疗。在进行任何形式的医疗干预之前,建议接受专业医疗人员的评估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