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取栓的风险和可能的后遗症是什么

2025-07-28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病情分析:脑梗取栓术是一种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手术,旨在移除阻塞脑部动脉的血栓以恢复血流。虽然这种手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可能导致一些后遗症。

1.出血风险:脑梗取栓过程中,最常见的风险是出血,包括术中出血、术后出血以及由于药物使用而导致的颅内出血。临床统计显示,大约有5-10%的患者可能出现颅内出血。

2.血管损伤:在进行取栓操作时,导管和其他器械可能损伤血管壁,导致血管夹层或穿孔。这种情况发生率较低,但需要专业人员及时处理。

3.再堵塞或新血栓形成:即便成功取栓,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再堵塞或者在其他部位形成新的血栓。研究表明,这种情况发生率在5-20%之间,具体比例依赖于患者基础疾病和手术细节。

4.感染风险:手术涉及侵入性操作,存在引发感染的可能性,如局部感染或系统性感染。通常感染发生率较低,并可通过术前术后的严格消毒及抗生素使用来控制。

5.神经功能障碍:尽管取栓能够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但部分患者仍可能出现永久性或暂时性的神经功能损害,例如肢体无力、言语困难等,具体症状和程度因人而异。

6.过敏反应:个别患者可能对手术过程中使用的材料或药物产生过敏反应,包括造影剂过敏等。

脑梗取栓术需要在专业医疗团队指导下进行,术前需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适宜性,以最大限度降低风险。术后密切观察并进行有效的康复治疗,有助于减少后遗症的发生与影响。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