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明确病因
遗尿主要分为原发性遗尿和继发性遗尿。原发性遗尿是指从未连续6个月以上完全停止遗尿,多与膀胱功能发育延迟有关;继发性遗尿则是在已控制排尿6个月后再次出现,可能与感染、压力或其他疾病有关,需区别对待。初步检查包括尿常规检测、腹部超声及膀胱功能评估。
2.观察夜间行为模式
夜间遗尿的一个常见原因是睡眠过于深沉,错过了膀胱信号传递时间。研究显示约70-80%的遗尿儿童存在类似问题,可尝试通过设置闹钟唤醒、减少临睡前液体摄入来缓解。
3.饮食与生活习惯调整
睡前两小时应避免大量饮水,特别是含咖啡因或碳酸饮料,这些会刺激膀胱。应培养规律排尿习惯,包括在入睡前主动排空膀胱。注意不要因为害怕漏夜尿就限制全天饮水量,这可能导致浓缩尿增加膀胱负担。
4.药物治疗与辅助器械
针对顽固性遗尿,可以选择药物如抗利尿激素或三环类抗抑郁药物,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同时,可考虑使用遗尿警报器,这类装置能在发生遗尿时及时提醒,有助建立膀胱控制能力。
5.心理支持与家庭氛围
心理因素在青春期尤为重要,尤其是伴随学业压力或家庭变故的情况下。家长应避免责骂或惩罚,提供宽松、理解的成长环境,必要时可咨询心理医生。数据表明,遗尿患者中约20-30%有一定程度的焦虑或自尊受损。
遗尿问题多数可以通过综合治疗逐步改善。如经长期干预无显著效果,建议前往专业医疗机构进一步诊断,如排除泌尿系统畸形或神经系统病变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