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尧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细菌毒素:变质肉往往含有大量繁殖的细菌,如沙门氏菌、李斯特菌和大肠杆菌等。这些细菌能够产生内毒素或外毒素,即使经过加热处理,这些毒素也可能不会被彻底破坏。一旦摄入体内,它们可能导致严重的食物中毒。
2.生物胺类物质:肉类在腐败过程中,会产生组胺、尸胺等生物胺。这些化合物是由蛋白质分解而来的,具有一定的毒性。部分人群尤其对组胺不耐受,摄入此类物质后容易出现过敏反应。
3.硝酸盐与亚硝酸盐:变质肉有时会含有较高浓度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这些化合物可在体内转化为致癌的亚硝胺。人体对其代谢能力有限,长期摄入可能增加癌症风险。
4.其他有害物质:包括腐败过程中产生的多种化学物质,如酮类、醛类等,有的可能被肝脏代谢,但积累过量仍然会对健康造成损害。
避免食用变质肉是最有效的防护措施,应注意肉类的新鲜度和储存条件,确保其在安全期限内使用。正确的食品处理和储藏能减少细菌和有害物质的产生,从源头上降低毒素摄入的风险。在选择和处理肉类食品时保持谨慎能够有效保护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