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琼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身体质量指数:BMI是评价肥胖的一个常用指标,通过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计算得出。一般来说,BMI在25至29.9之间被认为是超重,而30及以上则被定义为肥胖。饮食能够影响体重,从而改变BMI,但并不能直接用于检测肥胖。
2.卡路里摄入:饮食中的卡路里摄入量与体重增加密切相关。长期摄入过多的卡路里会导致能量过剩,进而引发脂肪堆积和体重增加。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与肥胖存在关联。
3.营养均衡:饮食中的营养成分也对体重有重要影响。缺乏膳食纤维、蛋白质不足或过多摄入精制碳水化合物等均可能导致体重增加。均衡饮食可以帮助维护健康体重。
4.饮食行为:饮食习惯如暴饮暴食、不规律进食和夜间进食等也与肥胖风险有关。这些饮食行为可能导致能量摄入超过消耗,引起体重增加。
5.基因与环境:除了饮食,遗传因素和生活方式也会影响肥胖的形成。某些基因变异可能使个体更易增重,而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也会加剧这一过程。
虽然饮食在肥胖的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但仅凭饮食无法直接判断一个人是否肥胖。肥胖的诊断需结合体重、身高及其它健康指标进行全面评估。对于想要控制体重的人群,应关注饮食的均衡性以及适当的运动量,以帮助保持健康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