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肝硬化本身是一种慢性肝病,常由长期肝损伤引起。其特点是肝细胞受到破坏后形成纤维组织和再生结节。这些结节实际上是肝脏试图修复自身的一部分。
2.结节的大小:一个3毫米×3毫米和一个8毫米×6毫米的结节,从数字上看,前者相对较小,而后者稍大一些。一般认为,小于10毫米的结节多为良性,再生结节或低级别的异常结节。而大于10毫米可能提示更复杂的问题,如肝细胞癌的可能性需考虑。
3.临床意义:除了大小,还需通过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或MRI)观察结节的边界、形态和增强特征等。还需要结合肝功能检查、肿瘤标志物水平(如甲胎蛋白AFP)及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全面评估。
4.医学监测:即便结节较小,也建议定期随访监测,以便早发现潜在的恶化风险。通常每6-12个月进行一次影像学检查是合理的。
5.若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或肝功能异常,则需及时就医,以便医生做出更详细的诊断和治疗计划。
对于肝硬化结节的管理,关键在于定期监测和综合评估,以便早期发现可能的恶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