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病因分析:纵隔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多样,包括感染、炎症、肿瘤等。钙化一般提示慢性病程,如结核、肉芽肿性疾病或者某些愈合后的感染。
2.影像学检查:通过CT或MRI进一步评估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有时需要动态观察,尤其是对于小于10mm的淋巴结,一般建议定期随访。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和相关特异性抗体检测可帮助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4.病理活检:对于怀疑恶性病变或诊断不明确的病例,可能需要进行组织活检以获取确切诊断。常用的方法包括经皮穿刺活检或纵隔镜检查。
5.临床干预:若确诊为良性病变且无明显症状,可选择观察随访;如为感染性疾病,则需根据敏感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若为恶性病变,需根据具体类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如手术、放疗或化疗。
纵隔淋巴结的处理取决于具体的病因和病情变化,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详细评估和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