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过缓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2025-02-16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病情分析:心跳过缓,医学上称为心动过缓,是指心率低于正常范围。成年人静息心率通常在60至100次每分钟之间,而低于60次每分钟即为心动过缓。心动过缓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1.生理性因素:一些经过良好训练的运动员可能会有较低的心率,因为他们的心脏效率更高。此类心动过缓通常不需要治疗。

2.病理性原因:

窦房结功能异常:大约占所有心动过缓病例的30%。窦房结是心脏的天然起搏器,其功能减弱会导致心动过缓。

传导阻滞:例如房室传导阻滞,会影响电信号从心房到心室的传递。这种情况约占20%。

药物作用:某些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等可致心动过缓。

代谢问题: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常引发心动过缓,占约15%。

3.其他因素:

自主神经紊乱:如迷走神经张力增高。

电解质失衡:比如钾、钙水平异常。

衰老相关改变:随着年龄增长,心脏电传导系统的功能可能减弱。

解决方法取决于心动过缓的根本原因:

无症状且生理性心动过缓:一般无需特别治疗,但需定期随访。

病理性心动过缓:

药物调整:若心动过缓由药物引起,医生可能会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植入心脏起搏器:对于严重的窦房结功能障碍或传导阻滞,可能需要植入起搏器以维持正常心率。

基础疾病治疗: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应进行内分泌治疗。

面对心动过缓,应仔细评估症状和心电图结果,以便确定最合适的管理策略。及时就医与合理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症状并预防潜在并发症。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