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低血糖:当长时间不进食时,身体的血糖水平会下降。大脑对缺乏能量非常敏感,可能通过恶心来提醒补充能量。研究表明,当血糖水平低于70毫克/分升时,可能会出现低血糖症状,如眩晕、出汗、恶心和头痛。
2.胃酸过多:空腹状态下,胃仍然会分泌胃酸。如果胃中没有食物中和这些酸,胃酸可能刺激胃黏膜,引起恶心或呕吐感。正常情况下,胃每小时产生约50-100毫升胃酸,但在某些情况下,这一分泌量可能增大。
3.胃肠道动力异常:饥饿时,胃可能会因为排空而收缩,这种收缩有时会导致恶心感。胃的典型排空周期为4-5小时,而在饥饿的情况下,胃的蠕动可能增强,从而导致不适感。
长期或频繁的饥饿性恶心可能提示存在潜在健康问题,例如胃炎、胃溃疡或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建议咨询医生进行详细检查以明确病因。保持规律饮食、避免长时间空腹可帮助缓解此类症状。